維生素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尤其是維生素D,它可以促進寶寶對鈣和磷的吸收,可以強壯寶寶骨骼,具有抗
佝僂病作用。什么是維生素D?維生素D不足的影響?如何科學補充維生素D?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的講究?
維生素D為固醇類衍生物,具有抗佝僂病作用,又稱抗佝僂病維生素。維生素D家族成員中最重要的成員是D2和D3。維生素D均為不同的維生素D原經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維生素D,但維生素D原在動、植物體內都存在。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有五種化合物,對健康關系較密切的是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它們有以下三點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人體皮下儲存有從膽固醇生成的7-脫氫膽固醇,受紫外線的照射后,可轉變為維生素D3。適當的日光浴足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D的需要。
媽媽們都知道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有著密不可分的作用。尤其是維生素D,它可以促進寶寶對鈣和磷的吸收,可以強壯寶寶骨骼,具有抗佝僂病作用。如今大家已經了解缺鈣的危害性,而缺鈣主要是由于體內維生素D不足,促使體內鈣磷代謝紊亂所產生的一種以骨骼病變為主的全身性營養性疾病。因此,對于維生素D的補充不容忽視。
曬太陽補充
其實補充維生素D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曬太陽,因為人的皮膚中有一種物質叫做“7-去氫膽固醇”,它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夠轉變為維生素D3,并且被人體所利用,適當的日光浴足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D的需要,媽媽可以在天氣好的時候,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曬曬太陽。
通過食物補充
通常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動物性食品是天然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海魚和魚卵、動物肝臟、蛋黃、奶油和奶酪中相對較多;乳類、蛋黃和肉類中含量均很少;谷物、蔬菜和水果中幾乎沒有,因此每天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的維生素D不能滿足寶寶發育的需要。
通過制劑補充
正常情況下,寶寶每天需要補充維生素D400單位,而
早產兒、先天貯存不足者或生長過速的寶寶需要量會增加。因此,口服維生素D量也應適當增加。維生素D的制劑有很多種,媽媽可以自行選用,每天定量給寶寶服用。一般從出生后半個月到1個月開始服用,一直服到2歲半或3歲。
嬰幼兒生長發育快,骨骼的快速生長需要更多的鈣沉著在骨質內。維生素D可促進鈣和磷被小腸吸收,使鈣從血中沉積到生長快速的骨骼內,促使骨質變硬。嬰幼兒缺鈣,主要是維生素D不足引起的。當嬰幼兒的身體缺鈣時,早期表現為夜間頭部出汗多,可有枕部禿發形成枕禿(但不是特異性的癥狀),睡眠不安穩和容易發驚等。而后會出現顱骨軟、
囟門大,輕輕按壓頭顱骨有乒乓球感。另外,會造成胸部骨骼外形發育異常,如胸骨突起像雞胸,兩肋下緣外翻。如果下肢骨軟,會有 “O”形腿或“X”腿表現,以上表現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